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橘郡美高:这才是你想要的完美教育

来源: 石岩公学橘郡国际课程中心      编辑:佚名

近日,一篇名为《这位妈妈用非凡的智慧, 滔天洪水中救出自己的孩子》的文章在各大媒体广为流传,我们不禁为这位妈妈的冷静、睿智赞叹不已,同时也为那些善良、果敢、无私奉献的救人英雄们而泪目感慨。文章指出:一众营救者的善行义举,成就了两个孩子的未来人生。与善良相遇,行义人之举,这就是最完美的教育。

文章之所以火爆流传,一则引起广大家长们的情感共鸣,再则就是引起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反思。长期以来,我们关注重点就是分数和成绩,考高分上名校;当灾难来临时,我们是否已经教会孩子如何面对这些“意外”,是否有能力让自己摆脱困境。在挫折和困难如粉尘一样降临的世界里,有足够的智慧、勇气和能力去应对外界的风雨。

对于教育,一些靠埋头苦读进入名校的“小镇做题家”也纷纷发声:冲过高考的‘千军万马’,才发现自己除了苦读之外会者甚少,曾经赖以生存的分数再也不能给自己安全感。虽然头顶“名校光环”,但现实生活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格外“柔和”,由于见识和能力有限,步入大学和社会后处处碰壁,各种压力扑面而来。

成功的“小镇做题家”让我们看到应试教育的局限,也再次引起我们的反思:究竟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素质教育固然好,却没有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又该如何选择和培养?

事实上,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家长要把一件事情做对:就是帮助孩子自我成长,培养他们独自面对世界的能力。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世界银行在《2018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培养人的核心能力就是增强其应对变化的适应力。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人才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

科技的高速发展,国与国直接合作越来越紧密,想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不但需要具有国际化背景、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理解力,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创新和适应性思维。

这意味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面临着重塑,全世界的教育逐渐在向个性化教育转型。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像流水线生产出的标准化人才,而是具有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跨学科能力的精英人才。

在以个性化美式教育为核心的橘郡美高,老师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孩子未来的可能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尽心尽责。比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培养跨学科能力,学校开设了各种丰富有趣的课程。以《哈利波特》主题读书日为例,英文老师Sarah身穿绿色长袍,化身为米勒娃·麦格教授(Minerva McGonagall),为孩子们开设了《古代魔文研究课》。通过讲解哈利波特人物名字和咒语的由来,向大家传授提升词汇量的窍门、解析中西方文化差异。橘郡美高深圳校区

身穿魔法学院红袍的Angela老师则通过化学实验向同学们展示了“法老之蛇(Pharaoh’s snake)”如何产生,揭开“魔法的本质就是科学”的秘密。

数学课上,如何判断自己能否击败怪兽取得胜利,屡试不爽的神奇“魔法咒语”竟然是Susan老师传授的数学(公式)模型!

是否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想要增强应对未来社会变化的适应力,首先必须要有积极的心态以及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而并没有标准答案让我们去学习,答案更不会简单地出现在书本里,我们也不能期望总是拿过去的经验来解决未来的问题。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各种技能,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来说,日常遇到的常见问题:学习压力、考试焦虑、同学朋友关系、亲子关系冲突等等。比如Helen同学,由于父亲对她的要求比较高,压力大,反而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成绩学习各方面都表现平平。在进入橘郡北京校区后,老师给予她及时的关注和耐心的疏导,让她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与此同时,学校开设的社会情感技能类课程SEL(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让她学会了如何识别自己内心的感受、认知情绪以及他人的感受和观点,换位思考,建立同理心,理解他人。当内心的自驱力被唤醒后,Helen不仅在学习成绩上突飞猛进,而且还主动竞选班干部,为大家提供各种服务,变成了一个有才华、有担当、有爱心的阳光少年!

品格的培养 健康的心理

很多人明白各种人生大道理,却依然无法过好这一生。看一个人是否成功,孩子是否成才绝不是单纯的靠是否进入名校、名企、挣钱的多少来衡量。

一些少年“天才”,他们在某专业领域显露出惊人的天赋,然而却无力应对生活的各种问题,无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逼着父母为其买房,以自己独特的“才华”来要挟他人满足自己的私欲……精致的利己思维和浅薄的眼界心胸,抑制了他们更进一步的发展,困于现实的逼仄。

还有一些出身名校的优秀学子,一方面享受着财富和优越待遇,却在平台上发出一些“惊人言论”,颠倒黑白、蓄意抹黑,暴露出错误、偏执、狭隘的三观。

这些在学科或某方面表现的出类拔萃,但由于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和社会鲜有合理的认知,单纯片面的凭借个人好恶来评判,最终被社会现实无情的鞭打。

再看看那些在洪水中,不顾自身安危,奋力营救素不相识的路人,他们的善良、勇敢、智慧和担当,闪现出的却是人性中闪亮的光芒。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学好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品格的培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样孩子在未来,才能顺利融入到社会中,成功胜任各种生活、工作角色,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为家长,原本想给孩子的教育,希望他(她)健康快乐。不知道从何时起,迫于各种压力和攀比,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开始变得急功利近,想要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还把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传递给孩子……

对于好的教育,每个人的要求和评判标准都不同。有一点不容忽视:爱不是如我所愿,而是如你所是。

愿孩子们即使经历了社会的风雨之后,对这个世界依然保持着好奇心,对生活充满着热情,依然那么善良、勇敢,用智慧、才华和爱温暖着这个世界。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