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在MBA备考中具有战略意义,建议采用动态目标管理机制。将总目标拆解为阶段性里程碑,例如将210分的总目标分解为数学65分、逻辑50分、写作45分、英语50分的模块化目标。
备考阶段 | 数学目标 | 逻辑目标 | 写作目标 |
---|---|---|---|
基础夯实期 | 掌握高频考点 | 熟悉题型分类 | 建立写作框架 |
强化提升期 | 突破解题速度 | 培养题感 | 素材积累 |
定期进行模考评估,建议每两周完成全真模拟测试。当实际成绩持续超出预期目标时,应及时调整各模块的分数配比,保持目标的激励作用。
词汇积累采用场景记忆法,将核心词汇按商务谈判、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应用场景分类记忆。建议使用词根词缀记忆法扩展词汇量,例如掌握"tele-"前缀可快速记忆telegraph、teleconference等系列词汇。
长难句解析需建立三层分析法:
批判性思维训练贯穿整个备考周期,建议每天分析1-2个商业案例。例如阅读企业战略调整报道时,主动思考:决策依据是否充分?替代方案是否评估?执行风险如何控制?
论证有效性分析需掌握四大漏洞识别技巧:
论说文写作需构建"金字塔结构",采用SCQA模型(Situation-Complication-Question-Answer)展开论述。建议建立三类素材库:
素材类型 | 收集渠道 | 应用场景 |
---|---|---|
企业案例 | 商业期刊 | 论证支持 |
管理理论 | 经典著作 | 理论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