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构成 | 关键技术点 | 实现效果 |
---|---|---|
空间构建 | 3D透视辅助/结构分解 | 真实立体感 |
材质表现 | 渐变过渡/反光处理 | 金属玻璃质感 |
细节刻画 | 智能对象/蒙版应用 | 商业级完成度 |
三维空间感的准确呈现是图标设计的首要条件。建议采用轴测投影法建立基础网格系统,通过平面软件中的变形工具进行微调。注意控制板与操作杆的比例关系,保持各部件在统一视点下的协调性。
金属边框的光泽处理建议使用三层渐变叠加:基础色层、环境反射层和高光层。玻璃面板的透明质感可通过调整填充不透明度配合内发光样式实现,注意保留10%-15%的雾面效果避免过度通透。
重复元素如螺丝钉建议转换为智能对象,尺寸调整时自动保持矢量特性。建立元件库时注意保存原始分层文件,后期修改时可通过双击智能对象图层进行批量更新。
主光源建议设定在左上方45度位置,辅助光源强度控制在30%以下。投影处理需注意不同材质的衰减差异,金属部件的投影边缘较硬,塑料部件则需添加5-8px的羽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