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32×32像素的标准工作网格,预留2像素安全边距作为设计禁区。圆形元素需严格居中并与内容区外沿对齐,方形元素则需根据视觉平衡调整轮廓线定位。特殊形态可适度突破禁区但需控制延伸幅度。
元素类型 | 对齐规范 | 特殊处理 |
---|---|---|
圆形图标 | 中心对称定位 | 允许5%外延 |
方形图标 | 中间轮廓对齐 | 视觉重量平衡 |
运用矢量软件的基础图形工具构建主体形态,确保边缘清晰利于后期调整。案例中的犬类图标由两个三角与椭圆组合而成,通过节点编辑实现形态优化。避免手绘导致的锯齿问题,保持矢量路径的数学精度。
设定45度标准角及其倍数关系,在抗锯齿表现与视觉舒适度间取得平衡。曲线构造依赖贝塞尔工具而非手动绘制,圆角半径建议采用2像素基准值。线宽配置遵循倍数原则,推荐2px/4px组合方案。
建立系列化设计语言,如案例中的心形鼻部特征。通过共性元素强化品牌识别,保持不同形态图标间的视觉关联。重新设计时需保留核心识别要素,确保风格迭代的延续性。
简化非必要装饰元素,重点强化功能识别性。小尺寸呈现时采用最少细节原则,通过轮廓特征传达核心信息。案例优化中去除冗余轮廓线,改用色块区分结构层次。
突破行业常规范式,从建筑几何、工业设计等领域汲取灵感。在基础规范之上融入个性化表达,如荷兰图标系统的缺口设计,形成独特视觉记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