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师资雄厚
  • 服装设计培训
  • 时尚教育特色品牌

400-888-4011

服装制版师,被忽略的设计师

来源:成都漫路服装学校 时间:04-23

服装制版师,被忽略的设计师

  一套时装的诞生,设计师是视觉决策者,但将想法落地转变为现实之前,必须经手一个长期被国内时尚行业低估的职位——服装制版师。本篇结合诸位从业者的经历和国外相关案例,带你了解被大众媒体忽视许久的服装制版领域。

服装制版师,被忽略的设计师

  一套时装的诞生,设计师是视觉决策者,但将想法落地转变为现实之前,必须经手一个长期被国内时尚行业低估的职位——服装制版师。
  度过时尚启蒙期的中国消费者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对服饰的鉴赏消化能力已经有很大的提升。在重视产品独特性的当下,时装品牌必须迅速大量地推出新的款式以满足新生代消费者的口味,这间接促使市场对擅长服装制版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目前中国市场乃至整个社会对于制版师这一职业依旧非常陌生,更遑论培养工艺精湛、熟知面料和市场,又有一定审美的创意型制版人才了。
  我们将在本篇结合诸位从业者的经历和国外相关案例,带你了解被大众媒体忽视许久的服装制版领域。
  服装制版师也叫纸样师,但是还有一个更高大上的说法来帮助你理解他们的——服装结构设计师(pattern maker)。制版师在理解设计草图的基础上,将漂亮的草图转变为工艺师们在制作阶段容易理解的基础纸样后,进一步实现立体实物。在成衣制造业里,制版师还会再将基础纸样转化为技术类的工业纸样,以便批量生产。现代的很多制版都可以通过CAD等电脑绘图软件完成,但是过于复杂和特别的纸样,还是要通过制版师的反复调整和实验。
  优秀的服装制版师是连接品牌企业高层、设计师和生产链的中转关键,可以降低沟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经验丰富的制版师还能从商业角度分析和订正设计师的平面图,用最少的资源实现的成衣效果,为设计师或品牌企业节省开支,在行业里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服装制版通用的技法主要是平面剪裁和立体剪裁两种。立体剪裁起源于16世纪欧洲的私人裁缝,后来经由新大陆移民被传到美洲大陆。所以欧美的现代服装设计以立体剪裁为主,在真实的人体或人台等参照物上直接选用面料进行服装裁剪设计,这种技法主要的特点是:
  ●灵活度高,边裁剪边改进,更加快捷随意地实现如立体褶皱这种复杂的廓形创意;
  ●直观性强,制版师可直接从实物中了解不同的效果反馈,便于调整细节;
  ●独特性大,立体剪裁有“软雕塑”之称,很考验制版师或设计师本身的综合艺术素养,因此这种技法常被运用到个性化的定制设计里。
  而平面剪裁重视制版师的空间思维能力,他们参考设计图,将其在思路中具象化,再去预设每个人体部位的计测值,手绘制作平面纸版。这种技法的主要特点是:
  ●理论性强,将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后升华为具体的数据;
  ●操作稳定,因为有相关数据参考,产品模版定型后适合批量生产,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立体剪裁和平面剪裁均有各自的局限。立体剪裁里常出现不规则的褶皱、波浪等形式,加工往往复杂繁琐,制作成本比平面剪裁的套版要高。但优点是这种技法制出的版型更贴合实际人体,能灵活地反映不同面料在人体动静态时的舒适程度。
  平面剪裁因为通过实践总结出的大数据,推断规律建立模版,因此可以精准高效地进行批量生产,程度地实现商业化。现代的服装设计行业主要采取的制版模式是结合这两者的优点,加上CAD等专业电脑绘图软件的辅助,让现代制版师们更加快速地完成符合生产标准的时装制版,实现更多的制版创意。
  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将东方平面剪裁哲学结合西方立体剪裁,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界限转换,在20世纪70年代对西方时尚界的立体设计思维产生极大的冲击,截图自ISSEY MIYAKE132 5.STANDARD官方网站
  东亚国家的制版传统普遍奉行平面剪裁,但日本国内从19世纪起就在欧美立体剪裁的基础上研究改进,记录编制的制版技法资料相对严谨和完整,而且日式的立体剪裁更加适合同处东亚区的中国,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制版教育主要参考日本的制版教材,中国的设计院校至今依旧采用由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编制的教材。相比欧美立体剪裁的清晰传承,在中国流通的立体剪裁技法多了几分复杂,是一项混杂了欧美和东洋技法的舶来品,在国内发展的根基不深。
  制版师行业的现状
  在旧时,世界各地的裁缝往往一人揽了设计和制版的。随着时尚产业不断工业化,服装设计师和服装制版师的早已被细分。而国内各种媒体的宣传和渲染,让现代设计师从以往的技术裁缝上升到类似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但是制版师依旧被严重低估,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个职业的存在,即便了解也只是把他们看作辅助设计师的技术助理而已。
  这样的观念显然是我国当下时尚行业的一大缺陷,在许多业内专业人士们看来,国内的制版领域在近10年的发展进步更多是体现在设备更新上,社会对这个职业的认知其实与10年前并无多大改变,根本原因在于整个行业和教学体系对制版师的认知不足。
  品牌应该如何重视制版师
  SELAH的品牌艺术总监杨宇是一个对于制版非常重视的设计师,因此他对于国内制版师行业有比较深入的认知和思考,他分析,国内绝大部分制版师是缝纫工出身,他们受限于环境条件,没有掌握立体剪裁所需的人体结构原理,更习惯最传统的平面剪裁制版。
  “我们的制版师刚进公司的时候只会平面制版,并不精通立体剪裁。我还要亲自打出一个样版去手把手教他们。”他告诉我,由于大部分中国的服装品牌都是以生产批量的成衣为主,目前立体剪裁只起辅助作用。“中国的制版师只要掌握某项技艺和有一定的经验就能在市场上生存,大部分都是简单地套用既有的平面纸版,加上现在有电脑技术就更方便解决了,所以国内制版师的比较偏商业流水线。”
  SELAH 2022SS秀场细节,Photo by陶宇,图片来自磁器CHINA
  这类制版师一旦遇到对版型原创度要求高的设计师品牌时,往往因为既定的平面剪裁思维难以理解设计师的想法,也因此对服装造型美感的提升造成很大的局限和约束,阻碍了生产技术的国际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的服装品牌在国际时装界的竞争力。近年一些具备国际审美视野的原创设计师为了解决制版上的技术障碍,会花费一定的成本去培养品牌专用的制版师。
  而相比国内,国外品牌的高级制版师更多是科班出身,入行即在成熟的时尚体系背景下成长,他们当中许多人甚至可以被称为学院派。国外制版师的培养方式和设计师是相互融通的,不论是学校或企业,因此在国外,品牌内部更容易培养出精通制版的设计储备人才。
  千束从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毕业后,在东京某一线国际品牌里担任制版师。据她介绍,在她所在品牌内部,制版师并非只负责制版。除了常规的制版外,在每季度确定主题后,制版师们还可以在品牌固有的风格基础上自行做一部分设计。
  国际新锐设计师品牌ASHLYNN PARK 2021AW,其主理人兼设计师Ashlynn曾是Yohji Yamamoto和Alexander McQUEEN的幕后制版师,擅长版型结构设计,
  此外,像服装样衣确认、设计说明、配件规格明细以及最终检品等后期商品化的一部分,也均由制版师负责。因此品牌的制版师不但详细了解服装生产的每个环节,还熟知品牌的设计文化,当新的品牌被孵化出来时,这些制版师往往可以无缝衔接担任其中的设计要职。千束表示,这种讲究传承的综合型制版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日本的其他品牌企业里也很常见。
  COMME des GARÇONS就是典型的例子。虽然创始人川久保玲本人没受过系统的时装设计教育,但她深知制版师对于时装设计的重要性。川久保玲曾在《Unlimited:COMME des GARCONS》一书的采访中说:“制版=设计。从制版开始的那一刻起就相当于进入设计了。制版师同时也是在做设计的。”
  COMME des GARÇONS的制版师和设计师的没有明显划分,设计师对平面设计图的细节考量和对时尚潮流的感悟能力,制版师也同样需要具备。品牌的设计师经常会让2~3位制版师负责同一张平面设计图,制作出不同纸版,并在此基础上再做添加设计。由于不同的制版师对平面设计图的理解不一样,制作出来的版样在细节反映上会更加客观全面。
  noir kei Ninomiya 2020SS,图片来自SHOWstudio网站
  川久保玲在COMME des GARÇONS实行的这种“将制版视作设计根本”的逻辑,为日本时尚界培养出大量的设计人才,比如旗下的三个子品牌Junya Watanabe、noir kei Ninomiya和tao的主理设计师,以及自立门户的设计师如sacai的阿部千登势和FUMITO GANRYU的丸龙文人,均在COMME des GARÇONS集团内部担任过制版师。
  加强对制版师的职业认识和教育
  Alexander McQueen筹备2009年的秋冬系列幕后,Photo by Nick Waplington,图片来自Tate Britain官方网站
  舞台服装造型师阿宽回忆学生时代在参加的某次讲座上,法国高级时装协会的主席曾告诫中国服装专业的学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天缺服装设计师,但没有一天不缺制版师和工艺师,只有掌握好最基本的专业技术,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服装设计师。”虽然没有硬性条文规定服装设计师这一职业必须会剪裁缝纫,但“成为合格的设计师之前,首先是缝纫功底扎实的制版师”这一观点在国外依旧是行业的共识。
  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的服装教育界虽然很重视设计人才的培养和提拔,但中国的服装设计教学思维长期存在一个弊端。本科设计院校的学生更多是目标当设计师或艺术家,日本的文化服装学院的中国教职工叶子在长年和中国院校的教育交流经历中,发现中国的设计院校普遍重设计结果的教育,轻视设计制版的过程,有些学生甚至会找外去完成制版作业。
  大宝在北京服装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后,去了日本文化时尚大学院大学进修制版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曾在某知名国际品牌的制版设计部门任职制版师,回国后她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制版室,开展制版培训教育。经历了中日两国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她的感受是国内对制版师的定位很多时候还停留在蓝领阶层的固有观念里,很多在国内学设计的学生并不愿意从事制版,甚至认为这个职位低设计师一等。
  但在国外并没有这种顾虑,制版师和设计师一样是具有创意意识的职位,社会地位不分高低。高级女装设计师和时尚书籍翻译者刘芳根据她在欧洲的求学经历描述道:“英国时尚专业院校的学生们一般会在第二学年针对方向选修课程,比如时装设计、时尚工业技术和时尚造型类等等。其中选修时尚工业技术的学生在毕业后会去高级时装室、大型时装公司或工厂从事制版或工艺技术类型。”而且设计师十分重视与制版团队的交流。
  比如她曾共事两年的Alexander McQueen:“Alexander McQueen很喜欢亲近和尊重身边经验丰富的制版师和工艺技师,特别爱用立裁技术进行创作。”刘芳在Alexander McQueen的同名品牌里曾担任设计顾问和负责过两季高级定制服装的幕后制版,她回忆制版团队成员时常会接到来自Alexander McQueen的各种挑战,有时候是他在人台上即兴的立体剪裁创作,有时候是他灵光一闪的潦草手绘图,有时候是一块经过特殊处理的面料,甚至是被他剪碎的各种拼接等等,非常考验制版师的空间想象力。
  在日本像服饰设计这类对动手能力要求高的学科,向来重视制版缝纫基础的教育,是所有一年级新生的必修课程,专业院校对学生的基础考核非常严格。王月亮是文化时尚大学院大学技术专攻科(以制版为主的专业)的一年级研究生。她告诉我该校本科的前两个学年侧重平面剪裁的基础教学,教师会严格检查每一次制版小作业,细致到每个数据的算法和采用这一算法的理由,稍有不足就不被通过。在前两个学年把所有相关的制版方法都学透后,到了第三学年,他们才会被允许做自己喜欢的衣服。升入研究生课程后,逐渐转变为教师实践指导教学,不会再照本宣科,注重培养学生在立体剪裁上的创意意识。
  刘芳也向我分享了欧洲制版教育的方式。她特别提到,在她的本科和研究生期间都没有使用过固定教材,教师会亲身带着学生从最基本的衬衫版型开始做起,在一步步进展到裤版、裙版和夹克版,缝纫技巧也是在制作白坯样衣过程中一点点掌握,至于更深一步的制版技能,就交由学生个人在日后的实际操作中慢慢积累。
  大宝认为中国的学生之所以一直对制版工艺存在抗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的制版教学缺少灵活生动的立体剪裁和实践环境。不少任课教师只会单一地传授教材的基本理论和概念,难以激发学生们探索和深耕制版工艺的兴趣和积极性。“国内的学生对制版这一领域存在很深的误解,很多学生觉得制版师的很枯燥单调,很少有人能耐心坚持。但我觉得制版师不但需要长年积累的理性技能,而且也需要审美的感性。”这也是她在回国后创办制版室的动机之一,希望能将在国外积累的相关制版教学经验介绍到国内,逐渐改变国内的学生对制版领域的偏见。
  优秀的制版师除了需要扎实的工艺技能,还需要有一定的美学感悟能力和对生产链的商业认知,这些综合元素共同成就了他们强大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他们是实现和放大设计师的创意想法的关键,经验丰富的创意型制版师绝对是好设计师的预备役。
  在中国从事制版行业的人很多,但兼具技术与艺术修养的“服装结构设计师”长期稀缺,一些的制版师虽然经验丰富,技术也过关,但由于对时尚艺术的修养不足,难以在造型与版型结构设计中找到契合设计师的共同语言。而具备时装审美和设计创新能力的学院派们又因为对制版行业的认知偏差产生抵触。
  中国的时尚行业和院校教育长年在探讨如何孵化一个国际性的品牌,或者如何培养国际性的设计人才,其实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如何先培养一名具备综合专业素质的制版师呢?

课程导航
校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