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素质训练对迅速完成武术套路中步型、步法变换、手法变换起着重要的作用。训练上分为加速能力、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三大部分。
常用的速度练习∶
1、各种短距离的冲刺跑;
2、40一60米的加速跑、200一400米的变速跑;
3、借助外力的跑∶顺风、下坡、牵引等;
4、加快动作频率的跑∶小步、高抬腿、手扶肋木高抬腿计时跑等;
5、提高兴趣的跑∶各种追逐游戏、球类活动游戏、接力跑等;
6、加强快速反应能力的跑∶突发信号的起跑、变向跑等;
7、各种单动或组合短冲训练。如∶前踢腿10秒×若干组;单飞脚10秒×若干组;插步翻腰5次×若干组等。
8、套路分段短冲练习;
9、综合性练习。如∶原地弓步冲拳若干次;仆步抡臂拍脚若干次;纵跳若干次等;
10、需谨慎采用的练习∶长距离的耐久跑、负重跑。
(二)弹跳素质
随着武术运动的迅速发展,少儿的弹跳素质训练应与协调性、速度和力量训练结合进行。
常用的弹跳练习有∶
1、徙手∶单足跳、立定跳、半蹲跳、沙坑深蹲跳、多级跳、跨步跳等;
2、借肋器具∶跳台阶、跳砖、跳绳、跳皮筋、手触物跳、沙袋绑腿跳、弹性板跳等;
3、以某一跳跃动作为主的小组合重复练习。如∶高虚步上冲拳;腾空飞脚;弹腿冲拳等;
4、重点发展柔韧和灵敏素质,为提高动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柔韧素质
练习的形式应以动力性为主,适当安排一些静止的和被动性练习。
在练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不同部位的柔韧性,练习要交替进行,以防止局部关节、韧带过分伸拉而受伤;
第二、尽量少安排紧张的身体弯曲和扭转的活动,以免损伤儿童的脊柱、髋关节和软骨组织∶
第三、每次训练对动作的方向、幅度、速度、节奏等要有明确的规定,才能达到有效提高儿童灵敏素质的目的。
常用的灵敏练习有∶
1、徒手∶原地站、蹲、坐、卧等姿式的快速起动、各种转身折回跑、各种跳转、各种身法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2、借助器具∶垫上各种滚翻、跳山羊、抢地滚球等;
3、提高兴趣的练习∶互相踩脚、躲闪、舞蹈性游戏等。
常用的力量练习有∶
1、徒手∶立卧撑跳、俯卧撑、仰卧起坐、矮步走、单腿下蹲、蛙跳等;
2、借助器具∶单扛斜身引体、肋木悬垂举腿、实心球抛接、蹲车轮等;
3、提高兴趣的练习∶推小车(铁牛耕地)、组合桩功等;
4、需谨慎采用的练习∶长时间的倒立、站桩,负重杠铃或石担的半蹲、全蹲等。
充分利用小组合,强化基本专项意识,突出武术风格:
小组合是武术套路的基础,它是根据训练的需要,将几个单式动作有机地连接而成。小组合训练的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能有效地促使儿童掌握动作间的连接技能和体会动作节奏、劲力的完整性,从而逐步形成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武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