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学网 欢迎您!

感统训练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如何避免这些误区

成都途学网 时间:2024-06-01 16:37:59
导读 现在很多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了,今天,小编集选了一些感觉统合训练中常见的误区,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感兴趣的可以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感统训练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如何避免这些误区

  越来越多的早期教育都强调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但实际生活中,家长对儿童感统训练还存在较多认知误区,所以今天,我们将感统训练最容易走进的三大误区为各位家长一一列举,避免入坑!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够正视感统训练,一起共同助力孩子健康自信成长!
    误区一:孩子现在还小,长大后感统失调现象就好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在幼儿园乱跑、在小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孩子两三岁了语言发展还不是很好,甚至1岁多了还不能够说一两个字,同龄的孩子都已经拿勺子吃饭了,自己家的孩子还满手抓着等等......是因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感觉统合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训练和提升,孩子的统合能力才能够发展更完善。

  所以当孩子出现了感统能力发展失调的现象时,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要忽视,更不能等到孩子上小学后影响到孩子的学业问题,家长才重视,这个时候孩子的自尊心能力发展、大脑发育都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这时候再解决起来要比小的时候解决难度要大的多。

  误区二:出现问题才需要进行训练
  有的家长认为,感觉统合训练是专门针对那些感觉统合出现失调症状的孩子,是一种治疗性训练,孩子表现很正常就无需接受感觉统合训练。

  其实,感觉统合的过程是孩子认知和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在孩子0~3岁的阶段,孩子不能运用抽象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必须以实际的感觉来认识和学习。

  所以,感觉统合训练应该贯穿于孩子早期教育的整个过程,不能等到出现问题了才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误区三:限制孩子的游戏活动
  有的家长认可感觉统合训练游戏,但在日常的游戏和活动中却对孩子限制过多,如因为沙子、泥巴太脏而不让孩子玩耍。其实每一个游戏都有其可取之处,而且,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和积累经验,这些都将为他的能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家长,在安全的前提下,要允许孩子有更多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