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学网 欢迎您!

孩子叛逆,家长该怎么办

成都途学网 时间:2023-10-31 12:05:55
导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孩子叛逆的,家长该怎么办的,如果有这方面需要的家长可以来看一看哦。

孩子叛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一到青春期,很多家长就会开始烦恼,孩子开始叛逆了,那么对于孩子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今天这篇文章里就有答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正确看待叛逆
  什么是叛逆?很多家长所说的叛逆,就是孩子不服从自己,对他说的话不听,让他做的事情不做,说他还会顶嘴,甚至故意跟家长对着干。但这个所谓的叛逆,其实是孩子开始有主见、有自己的想法,他想成为自己的主人,想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掌控感。那这有什么问题吗?这一定不是坏事;相反,孩子只会听话顺从其实更可怕。家长也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希望孩子有主见、能独立思考,还是希望孩子只会顺从?所谓的叛逆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在心理学当中这并没有被当成问题,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自我同一性需求的一种表达。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这种需求,那才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孩子会叛逆?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们太过关注事情,又不愿意接纳不好的结果,然后就想控制孩子,用命令式的语气与孩子沟通。而孩子在不断长大,他的自我意识会开始觉醒,他会想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可能他的能力还不够、想法也不成熟,但他还是想“我的事情由我来决定”。如果家长还想着控制孩子,因为不愿接受命令式的语气,哪怕他明明知道你是对的,但为了表明“我的事情我做主”,他还是会为了叛逆而叛逆。
  叛逆需要表达
  所谓的叛逆,其实就是孩子向家长宣告“我要自己做主”的一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很多,但因为某些原因,孩子无法正确地表达出来,只能选择情绪化的表达方式。那为什么孩子只会情绪化地表达呢?首先是生理原因,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因为激素分泌的剧烈波动,情绪也会变得不稳定,可能有时莫名其妙就发脾气了。这一点妈妈们应该更容易理解,在女性生理期的时候也会有激素的波动,然后就容易出现亢奋、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孩子们的激素波动,会比这个更剧烈。然后就是很多家长习惯了自己控制、孩子顺从的互动模式,当孩子的表现与自己期待的不一样时,家长就会习惯性地打压孩子,这种习惯可能已经持续近十年。以前因为孩子比较小,自我意识没那么强,家长说的他还是会听;就算孩子不听了,家长强势一点,孩子因为害怕,他还是选择了听话。然后家长就形成了习惯。当孩子继续长大,敢明目张胆地跟家长对着干时,家长发现自己的权威被挑战,对孩子失去掌控感,然后就本能地感到焦虑,就习惯性地想变本加厉地控制孩子。而这个时候,家长越打压,孩子就越想反抗,然后矛盾升级,就出现叛逆的循环。家长与孩子的这种冲突,本质上就是情绪的冲突,是沟通方式的问题。
  孩子如何表达
  所谓的叛逆问题,本质上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的问题。想解决叛逆问题,我们的目的也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要让他正确地表达自己。孩子早晚会不听话,早晚要独立思考、面对问题,他也不可能回到原来那种服从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强行开倒车,只会伤害孩子的成长过程。而要解决沟通问题,家长首先要解决的是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家长要教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有情绪可以表达出来,也可以发泄,但不能伤害别人、伤害自己。家长一定要允许并接纳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要捍卫孩子说话的权利。可能孩子的想法与家长完全不一样,但这是可以平和地沟通、探讨的。如果孩子还是用情绪化的方式表达,家长一定要接住孩子的情绪,不要被牵着走。家长可以先逃离现场,去另一个空间发泄自己的情绪,等孩子的情绪也缓和下来,再与孩子进行沟通。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条件,是家长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如果不会,家长要做的就是学习,这是家长对自己、也是对孩子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