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诺科学校 编辑:佚名
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听”也是其中一种。不知道大家闲暇之时有没有听广播的习惯。今天美国诺科学校上海分校Emma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份她最爱的听单,一起来看看吧。
顾盈盈 Emma Gu
Emma Gu
学历 | 美国俄勒冈大学
以top10%的成绩荣誉于美国俄勒冈大学毕业,获荣誉毕业生称号。美国国家大学生学者协会成员。留美期间,曾获学院项目奖学金,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进入Dean’s List(荣誉名册),有长期国际学校任教经验。亲和力强,关心学生,深受学生喜爱。
开始听喜马拉雅FM好像也就是数月前的事情。借着一时心血来潮在app里蜻蜓点水般戳开几个节目,还没听出个所以然,又被杂事打断,也就置之脑后了。悠长假期里突然多出了大段空白,正嫌无处安置,就又把这个听书app捡起来摸索,果然得了些雾里看花时没有的妙处。自那以后,“卷”不离手,堵车的时候;手中悉悉索索做着家事的时候;或者头脑放空的时候,有时候专注,有时候游离。在时间与时间的缝隙,仿佛真空里注入流水,被各种声音水一样夹裹起来,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安宁与快活。算是抛砖引玉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抛几个我喜欢的节目,益智的、走心的、还有营养的。如果你也同是听众,如果我们有相似的听缘,告诉我你喜欢听什么,我们来交换听单吧。
晓说
晓松老师才高八斗,又学贯中西,节目里他侃侃而谈,天文地理,诗与远方,真是举重若轻信手拈来,让人听得津津有味,自然欲罢不能。节目里说历史、评人物、聊八卦、论文化、谈热点,既有晓松老师自己的恶趣味,又包含巨大的信息量,听一期刷新一遍世界观,不由叹服晓松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沉淀。有没有好看的皮囊在音频节目里看不见也不打紧,有趣的灵魂倒是越听越觉得突出。
蒋勋细说红楼梦
初读红楼还是初中,耐下性子啃完这部长篇巨著,所有诗词曲一概略去不看(因为看不懂),涉及旁支铺成通通一跳而过,还美其名曰泛读。这般牛嚼牡丹自然品不出什么味道。后来偶然得了一本王士超先生的《红楼梦诗词鉴赏》,又比照原著,才识得个中滋味。尤以黛玉的诗词,字字呕心沥血,凄婉至极,读罢只觉得如泣如诉荡气回肠。蒋勋老师的声音温润如玉,像一个阅历丰富的长者一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志趣引着听众重游大观园。蒋老师对世事人文都有一种特殊的体恤,视角和观点都让人耳目一新, 在他口中再艰深的古文都变得亲切。
英语曰曰曰
移动英语私房课,每堂课都很精简,回归字词句,每天听10分钟精讲就能学一句长难句。内容五花八门、紧跟热点,非常精彩。陈昊老师的口音也很地道,非常优秀的英语老师。时长也恰到好处,非常适合利用碎片化时间学英语。
世事人文都有一种特殊的体恤,视角和观点都让人耳目一新, 在他口中再艰深的古文都变得亲切。
白话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宁家宇老师用大白话,东北口音讲世说新语,幽默诙谐、旁征博引,以一家之言讲魏晋风流,插科打诨化繁为简,很有趣味性。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的这部爱情作品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啦。这个英英口音的朗读版很推荐,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虽然一人饰演多角,但是每个人物的形象都能用声音建立起来,很见功力。把奥斯丁的毒舌和柔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民谣很独立
民谣是我最喜欢的音乐风格。这个专辑里面收了世界各国的民谣(大部分是英文),有听过的有没听过的。无论什么时候打开,传出可能熟悉也可能陌生的音乐,每一句都好像能游进心里,脑袋跟着节奏晃一晃,好像再白热的节奏都能一下子悠扬起来,奇异地安抚神经。很适合累的时候听,有种大热天喝碳酸饮料的感觉,透明气泡冒上来,心事繁芜沉下去。
上海诺科学校报名、参加入学测试及校园开放日,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