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地区开展的专业化行为矫正课程中,教学团队创新采用三维干预体系,将课堂训练、家庭实践和情景模拟有机结合。每周设置2次核心训练课,配合5项家庭作业任务,通过持续的行为记录和效果追踪,建立个性化的矫正进度档案。
方法类型 | 适用场景 | 实施要点 |
---|---|---|
关系建立法 | 初期介入阶段 | 通过游戏治疗建立三方信任关系,每周完成3次15分钟专注互动 |
渐进式强化 | 焦虑行为矫正 | 从5分钟分离训练开始,每周递增20%时长,配合奖励机制 |
行为替代法 | 抽动症状干预 | 设计特定肢体动作替代异常行为,每日进行3组8分钟训练 |
积分管理系统 | 长期行为塑造 | 建立可视化积分墙,每10分兑换1次自主选择权 |
课程设置12周为完整干预周期,前4周重点进行行为评估和基础能力建设,中间5周实施核心矫正训练,最后3周进行行为巩固和场景泛化。每周安排两次集体课、三次个别辅导,确保每个问题行为至少获得20次专项训练。
教学团队为每个家庭配备专属指导手册,包含每日观察记录表和干预要点提示。要求家长每周提交3段家庭干预视频,由专业分析师提供改进建议。每月举办家长工作坊,分享典型个案的处理经验。
行为矫正过程中需避免当众批评,建议采用"三明治沟通法":先肯定某个进步,再提出改进建议,最后给予积极期待。所有惩罚措施需在专业指导下实施,严禁采用伤害自尊心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