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工项目中心依托自身理论与技术实践优势
  • 为广大建工企业提供专业务实的BIM相关能力培养与技术指导
  • 使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建立起技术与信息高速转换的坚实桥梁

400-888-4011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BIM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来源:成都交大建工项目培训中心 时间:10-12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BIM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成都交大建工

平台的出图中,会围绕着常规的剖切-投影图插入一些直观的透视图、轴测图以及剖轴侧图作为注解,而是是否要将图诉诸于「纸」,对于BIM技术而言,「交付模型」才是正解。

  1.参数化
  在标准化的讨论中,其实已经涉及了参数化的问题。在BIM技术中,参数也不止应用于标准,其实BIM模型的形式生成模式就是参数化的。参数化成为模型属性的真正核心,由于形式的推敲生成与身体动作脱开了,建筑师开始与空间的细部形态相疏离,而更趋近于遵从数学逻辑。
  2.成果交付—从出图到出模
  许多基于BIM平台的出图中,会围绕着常规的剖切-投影图插入一些直观的透视图、轴测图以及剖轴侧图作为注解,以尽可能地将模型在图形表达上的优势和信息量呈现出来,相比过于依赖空间想象的抽象的投影图而言,这种补足已经极大地优化了读图环境。从更长远的策略出发,无论是增加图量还是插入立体图注解,都只是基于现行绘图术的权宜之计,选择了BIM技术的建筑师或许终究将回归古希腊的模型逻辑—只有从二维的剖切投影回归三维空间体量,模型的优势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或许问题的症结并不在「出什么样的图纸」,而是是否要将图诉诸于「纸」,对于BIM技术而言,「交付模型」才是正解。
  3.直观性
  BIM的直观性则重新给予建筑师「直接」推敲建筑的机会。从模型角度来看,传统的建筑整体模型很难做成可步入的足尺模型,所以古希腊以来对建筑的讨论多集中于建筑的外观体量,对于这一点,只要比较一下帕提农神庙的「外观体量」与「内部空间」在对后世影响上的落差就可知晓,一直到文艺复兴,即便是相对大尺度的模型也仍然只能用于推敲外观;反观建筑信息模型(BIM),与CAD一样,模型是在无限空间中建立的虚拟现实,不存在成比例缩小后在体验尺度上的限制,可以同等地获得外观体量与内部空间的虚拟体验,这是BIM模型更胜真实模型之处。
  4.标准化
  BIM模型的操作是可以以分类体量要素而非断面为基本单元的,这是推敲和表达标准化构件的前提,尤其是在装配式技术的前提下,标准构件可以被建模、引用并装配起来。就建筑建造程序而言,这种「标准构件+装配逻辑」的方式远比「整体剖切+详图剖切」的方式更匹配标准化的逻辑。不过单就体量要素建模这一点而言,BIM模型的优势并不比其他建模工具更明显。另外,如果标准化仅能应用于装配式技术,也极大地将标准化概念狭隘化了,BIM技术下的标准化机制,其实远不止于此。
  5.信息化
  如果BIM技术为建筑师带来的改变仅在模型的细度上,那么我们就完全无从讨论它可能对传统绘图术掀起的波澜。古希腊模型体系在获得直观性的同时,其技术信息的含量和精度是远不及剖切-投影图的。为此,用于阐释抽象化、系统化和要素化设计要点的文本标签就变得必不可少,由于这类纯粹信息文本的介入,设计信息密度被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甚至可以认为,绝大多数设计的推进和深化都是在「处方签」上通过写作的方式实现的。
  好了,关于BIM带来了哪些好处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帮到大家!

课程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