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美国诺科学校上海分校校长随笔—新加坡基础教育掠影

来源: 上海诺科学校      编辑:佚名

美国诺科学校上海分校中方校长吴澄是华东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硕士。从教二十余年,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先进的国际课程理念。曾在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工作十年,担任教学处、学生处、国际交流处主任等职。下面是美国诺科上海分校校长分享的新加坡基础教育掠影。

新加坡学习和考察.jpg

新加坡学习和考察

新加坡教育一直被誉为全球教育标杆,基础教育声名远扬。在2015年的PISA测试(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新加坡学生傲视群雄,总分排名。无论是数学能力、阅读能力还是科学素养,新加坡的青少年都是包揽三项的“全能王”。

新加坡的教育为什么会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他们如何做到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课程融合?

他们的双语教学是如何开展的?

学校是如何开展课外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

带着疑问,带着好奇心,今年暑假,笔者有幸赴新加坡学习和考察,聆听了新加坡教育专业人士的讲座,实地参观了几所当地学校,对这个美丽国度的基础教育做了一次初探。

“百转千回”的升学途径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新加坡的升学途径,那就是“多元”。新加坡的多元化教育体系宗旨是协助每一个孩子发掘他们的兴趣、能力,以及充分激发他们的潜力,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为将来通往职场与人生做好准备。

在新加坡,每个孩子都要接受小学六年强制性义务教育。在小学四年级结束时,学生进行次分流(我们国内学生的家长肯定对这个词很“感冒”吧):学生参加校内分班考试,学校依照学生的成绩提出建议,由家长做出科目组合的决定。在小五和小六时,学生选择修读普通水平和基础水平的英语、数学、科学和母语,有的学生也可选读高级母语。在小六结束时,学生须参加相关科目组合的小学离校考试(亦称小六会考),进行第二次分流。根据小六会考的成绩,学生可以就读中学(相当于国内的初中)或专科学校(相当于国内的职业技术学校)。

新加坡考察.jpg

新加坡考察

新加坡的中学提供三项不同源流的课程:4年制的快捷课程(包括一些学校所提供的综合课程)、5年制的普通(学术)或4年制的普通(工艺)课程。不同的课程重点是为了匹配学生们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就读4年制快捷课程的学生,需要在中四参加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会考(O-Level考试),根据成绩决定选择初级学院(2年,相当于国内的高中)或高级中学(3年)或理工学院(3年,相当于国内的大专院校)继续学习。

选择理工学院的学生,3年后可以进入职场,当然也有机会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选择初级学院的学生2年后(选择高级中学的学生3年后)需要参加新加坡-剑桥高级水准会考(A-Level考试),学生们根据成绩报考自己心仪的大学。

也就是说,小学毕业后至报考大学之前,读快捷课程的学生需要接受6年的中等教育,当中要参加一次O-Level 考试和一次A-Level 考试。

实际上,对于在小六会考中表现特别资优的学生,部分学校还专门开设综合课程,提供六年的中学与初级学院的“直通车计划”。这些学生无需参加O-Level考试,只参加A-Level考试,这也意味着学生本来用于准备O-Level考试的时间将帮助他们发掘自己在学术课程以外的潜能。

通过A-Level考试的学生,将有机会进入新加坡或国外的大学学习,也正是这一部分人,构成了新加坡的精英阶层。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在小学毕业后都有机会就读快捷课程,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选择4-5年制普通学术或4年制工艺课程。选择普通学术课程的学生,在第四年参加新加坡-剑桥初级水准会考(N-Level考试),通过后可以修读第五年的课程,然后与快捷课程学生一起参加O-Level考试,或者在N-Level考试后,不读第五年课程,而是进入理工学院基础课程班或工艺教育学院学习。而选择普通工艺课程的学生,第四年参加剑桥N-Level考试后,直接进入工艺教育学院学习。这些学生将会获得相应的大专或专业技术文凭,然后进入职场工作。

理论上讲,这些学生最后都有机会通过相关的考试进入大学学习(即使已经开始工作了,也可以再去申请继续深造)。

这种在小学阶段就分流、看似纷繁复杂的教育制度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方式和兴趣的课程来开展学习。

小学阶段的灵活选修普通和基础科目的组合,能够激发学生擅长科目的潜能、打好落后科目的基础。

中学阶段的三种不同源流课程,能够让学生有机会发挥所长,加强在某些专长领域的能力,并且在基础学科上获得更多的课时保障。

同时,学生也有机会在任何时候转入更符合该生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源流或课程,也可以在指定科目中选修更高学术层级的课程。

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因为不同源流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有较大差异,这种“保底但不封顶”的分流制度设计,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和发展预期,但也大大提升了教育的竞争性,这无疑给参加小六会考的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过早的分流是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特别是男生的成长和学习规律,这一点也是值得考量的。

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的,更何况是教育制度,从来面对的都是矛盾不断、困难重重。所以,这看似百转千回弯弯绕绕的升学途径,确实适合于新加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新加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按照给我们上课的新加坡教育科技署前副署长林保圣先生的说法,新加坡教育制度对于提升该国教育品质、提高劳动力素养乃至保持社会安全稳定,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举例说,1974年新加坡的小六会考及格率只有59.3%,而这几年基本保持在98.3%;少于10年学校教育的辍学率,在上世纪60年代超过50%;上世纪70年代初,能进入初级学院或高级中学学习的学生的只有14%,而近年来可以达到近30%。分流制度的实施,专科学习的设立,使得一部分学生有书读、有技能学,如果没有分流,他们很早就会辍学,甚至会流落成童工或小混混。

同时,通过这个教育制度的确筛选出了优秀人才,再辅以相应的奖学金机制,这些人才接受全世界最优秀的教育,并加以历练,他们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领导新加坡在各领域稳步发展,近20年来一直保持着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

上海诺科学校报名、参加入学测试及校园开放日,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