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训领军品牌
  • 大健康行业创业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
  • 专注于大健康人才培训/培养特色理疗技术实战专家

400-888-4011

中医针灸核心治疗原理与禁忌全解

来源:成都善手教育 时间:04-17

中医针灸核心治疗原理与禁忌全解

针灸穴位示意图

针灸疗法的现代医学解析

疗效作用机理

当人体出现阴阳失衡时,特定穴位刺激可产生双向调节作用。例如肾阴不足导致的眩晕症状,通过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补法配合足厥阴肝经的行间穴泻法,能有效改善阴虚阳亢状态。

证候类型 选穴原则 操作手法
脾阳不足泄泻 阴陵泉等足太阴经穴 补法配合艾灸
肝阳上亢头痛 太冲、风池穴 泻法配合留针

操作禁忌规范

特殊部位如面部三角区、妊娠期腰腹部等区域需严格避免施灸。糖尿病患者因皮肤修复能力较弱,操作时需特别注意控制刺激强度,建议采用隔姜灸等温和方式。

  • 血管密集部位禁止直接灸法
  • 精神障碍患者需家属陪同治疗
  • 高热患者暂缓经络调理

疼痛控制要点

选用0.25mm规格毫针可有效减轻进针痛感,快速破皮手法配合旋转进针能降低神经末梢刺激。临床数据显示,规范操作可使95%以上患者全程无明显不适感。

特别注意事项

治疗前后两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施灸后注意保暖防寒。若出现局部红肿等异常反应,应及时联系专业医师处理。

校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