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鸿书院精心设计的公益实践课程,包含六大特色教学模块:
模块名称 | 教学内容 | 能力培养 |
---|---|---|
手作工坊 | 剪纸艺术、传统结艺 | 精细动作、创意表达 |
节气厨房 | 时令美食制作体验 | 生活技能、团队协作 |
经典剧场 | 传统剧目排演 | 语言表达、情感认知 |
课程采用情景化教学模式,在传统节日特定场景中开展实践活动。中秋节组织灯笼制作比赛,清明节开展青团制作体验,将文化认知融入生活场景。
教学团队由民俗学者与手工艺人组成,确保传统文化解读的专业性与实践指导的准确性。每期课程配备文化主题工作手册,记录学员成长轨迹。
通过社区公益市集、文化展览等实践活动,学员可将课程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去年冬季课程中,学员制作的500件手工艺品通过义卖筹集善款,全部捐助本地福利机构。
采用三维评估机制:实践作品质量(40%)、团队协作表现(30%)、文化理解测试(30%)。每季度发布学员成长报告,动态跟踪能力发展曲线。
92%学员手部精细动作显著提升
课程满意度达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