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4011
机电工程学院近期组织专业教师团队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展开系统化探讨,重点优化实习单位对接流程与毕业设计指导方案。教学团队提出建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岗位实践与课题研究。
培养阶段 | 企业导师职责 | 校内导师职责 |
---|---|---|
岗位认知期 | 生产流程讲解 设备操作示范 | 安全规范教育 职业素养培养 |
技能提升期 | 专项技术指导 质量管控训练 | 理论强化教学 数据分析指导 |
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教学团队取得显著进展:建立动态实习基地评估机制,开发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引入行业认证标准完善考核方案。这些创新举措使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快速提升设备操作、工艺优化等核心职业能力。
与本地12家智能制造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实训设备38台套,开发典型工作案例库62个。企业参与制定7个专业的岗位能力标准,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实施全过程监控体系,通过实习日志云平台实现校企双导师实时互动。建立包括岗位适应度、技能达标率、创新成果量等12项指标的考核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对口率稳定在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