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康复师建议家长在进行居家训练时,需注意训练环境的安全性,选择适合儿童当前能力的游戏难度。训练持续时间建议控制在15-25分钟,每周保持3-4次规律训练,结合正向激励方式提升儿童参与积极性。
通过直线行走训练建立基础平衡感:在地面铺设宽10cm的彩色胶带,鼓励儿童完成2米直线行走。初期可允许小幅偏离,熟练后要求全程在线内完成,逐步增加行走距离至5米。
游戏名称 | 训练重点 | 进阶方式 |
---|---|---|
平衡木游戏 | 重心控制 | 持物行走→单手持物 |
脚尖站立 | 下肢力量 | 扶墙→独立完成 |
设计双人互动投掷游戏:家长与儿童间隔1.5米相向站立,使用软质沙包进行抛接练习。初期允许双手接物,熟练后改为单手接物,逐步增加投掷距离至3米。
设置多障碍路线:将枕头、矮凳等安全物品布置成训练路径,要求儿童以指定姿势(如蟹行、单脚跳)通过。初期设置3个障碍点,熟练后增加至6个,并引入计时机制。
利用呼啦圈进行三维空间训练:将呼啦圈固定在不同高度(离地30cm-100cm),要求儿童以钻、跨、投掷等不同方式通过。结合口令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设计组合式训练关卡:将平衡木、障碍跳、匍匐前进等动作串联,要求连续完成5个不同动作组合。记录完成时间,建立个人进步档案。
开展双人平衡球运输:两名儿童协作运送气球,规定只能用身体特定部位接触。培养协作意识的同时强化身体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