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康语教育的学前预备课程体系中,针对3-6岁特殊需求儿童的发展特点,构建了包含环境适应、规则建立、社交启蒙三大模块的教学框架。课程采用动态评估机制,每季度进行能力测评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每位儿童都能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有效提升。
能力培养维度 | 教学实施方式 | 阶段目标设定 |
环境适应能力 | 多媒体情景模拟教学 | 建立教室常规认知 |
社交基础技能 | 角色扮演互动训练 | 完成简单社交应答 |
生活常规建立 | 视觉提示系统应用 | 独立完成生活流程 |
教学区采用功能分区设计,包含个别辅导区、小组活动区、情景模拟区三大空间。每个区域配备专业教具,如蒙氏感官教具、社交故事卡等,通过环境布置引导儿童自主探索学习。
建立儿童成长档案系统,每周记录课堂表现数据,每月进行VB-MAPP评估,根据儿童实际能力水平动态调整教学分组,确保每个孩子获得适宜的发展支持。
教学计划分为基础适应期(1-3个月)、技能发展期(4-6个月)、融合准备期(7-9个月)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明确的技能达标标准,包括集体指令响应时长、同伴互动频率等量化指标。
采用1:3师生配比的小组授课模式,每节课包含20分钟个别指导+40分钟集体活动。课程结束后提供家庭延伸训练方案,包含视觉提示图卡、社交故事手册等辅助材料,确保家校教育一致性。
定期举办家长观察课,每季度末开展教学成果展示会,通过视频记录对比、技能实操演示等方式直观呈现儿童进步轨迹。结业学员可获得个性化转衔建议报告,包含后续教育安置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