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4011
源自宜宾街头的地道小吃,经过三十年技艺沉淀形成标准化教学体系。区别于普通拌面,本技法特别注重香料的层次融合,通过七种基础调料的黄金配比,再现记忆中的古早滋味。
核心材料 | 规格标准 | 处理要求 |
---|---|---|
鲜面条 | 直径2mm碱水面 | 沸水煮制90秒 |
香油 | 纯芝麻压榨 | 每500g面条配15ml |
取直径22cm煮锅盛装1.5L沸水,投入新鲜制作的碱水面条。保持中火状态,用竹筷顺时针搅动三次防止粘连,精确计时90秒后立即捞出沥水。
将控水后的面条移入宽口陶盆,沿顺时针方向淋入冷榨芝麻油。使用特制长竹筷采用翻拌手法,确保每根面条均匀裹上油膜,形成透亮不粘连的状态。
采用复合调味法,将四川酸菜切至3mm见方颗粒,花生碎保持0.5-1mm的粗细度。每份标准量(200g面条)需搭配生抽8ml、自制辣椒油5ml、保宁醋3ml,花椒粉与白砂糖各0.5g。
装盘时采用三层堆叠法:底层铺拌好的面条,中层撒配料,顶层摆放焯水后的时蔬。食用前建议静置2分钟,让调料充分渗透。
遇阴雨天气面条易返潮,可增加3%的香油用量。若使用机制面条替代手擀面,需提前10分钟用温水浸润。辣椒油出现沉淀时,取上层红油部分使用效果。
配料替换原则:芽菜缺货时可选用涪陵榨菜,花生过敏者改用烤芝麻。菠菜应季替代品包括豌豆尖、莴笋叶,但需注意焯水时间差异。